超峰寺位於高雄縣阿蓮鄉大崗山海拔二百六十公尺處,山下是一望無際的嘉南平原,原是地方性組織的聯庄廟,早期稱 「崗山巖超峰寺」,以祀奉觀世音菩薩為主,加入民間信仰色彩。一直到第一任住持 永定上人才秉持學習傳統佛教為理念,開創佛教大叢林,是日據時期佛教四大法脈唯一位在南台灣的宗教傳承。開照老和尚開參老和尚承先啟後;法智老和尚承襲先人理念,加入佛教主流文化體系,成為正規佛寺。以下就從年代的變遷,來介紹超峰寺的建寺沿革。
◎超峰寺發展過程
(1) 根據《台灣通史》卷二十二載,清朝雍正九年 (1731 年 ) ,名僧紹光禪師在當時被稱為 「崗山樹色」的大崗山上結茅舍修道,視為超峰寺開基之始。
(2) 清朝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年 ) 台灣知府蔣允喜新建觀音殿,額名 「超峰寺」,傳說興建過程中因為經費不足,所以流出「飛瓦術」的說法,讓人民自動帶一塊瓦上山,不管傳聞是真是假,但也是超峰寺興建過程中的一項趣聞。從此超峰寺就不斷發展,香火鼎盛,可惜經過一百四十多年時間的侵蝕,到日治時期 (1895 年後 ) 殿宇中只有一位廟祝在照顧香火。
(3) 到了民國前六年 (1905 年 ) ,義敏上人帶著他的徒弟 永定上人雲遊到超峰寺,不忍心古剎頹壞,興起了重建的念頭。
(4) 民國前三年 (1908 年 ) 永定上人,先修整 「觀音殿」,並在民國三年 (1914 年 ) 增建迴廊,作為朝山香客的休息地方,度化僧尼引領眾人修行,是超峰寺第一代住持。民國十三年 (1924 年 ) 建蓮華、普同、報恩 「三寶佛塔」,是現存超峰寺最古老的建築。
(5) 民國三十一年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佔據大崗山並把這裡當做軍事要塞,不准寺僧居留,下令強迫遷移,當時由永達上人率領超峰寺、龍湖庵、蓮峰寺等各寺僧尼下山合建道場,定名為「新超峰寺」。
(6) 台灣光復後,山上寺廟都毀損不堪,第二代住持 開照老和尚率眾重建,到民國四十七年完工,超峰寺重新展現出莊嚴寶剎之氣,成為四眾所依止的修行勝地。
(7) 民國四十八年 開照老和尚閉關,由 開參老和尚接替成為超峰寺第三代住持,民國五十一年舉行護國千佛大戒曾,禮請白聖老和尚等主持,前來受戒的戒子多達五百多人。
(8) 民國六十四年開參老和尚功滿圓寂,住持職位由法智老和尚代理,民國六十六年晉任第四代住持,銳意整頓寺內的建築,寺貌換然一新。興建西方三聖像,增建記載佛陀一生故事景象的「小雪山」、「十地閻王殿」等啟示世人,民國九十年 (2OO1 年 ) 成立超峰寺歷史文物室,將三百多年來超峰寺的古文物做了完整的收藏與展示。
◎超峰寺歷任住持簡介
(一)導師義敏上人 ( 西元 1875 - 1947 年 )
義敏上人在 1896 年到福建鼓山湧泉寺禮妙蓮法師受菩薩戒,後回到台灣。生性喜歡雲遊,不曾為自己建設一座道場,專心佛事,弘法度眾,守戒很謹嚴,因為他的行事風格,成為超峰寺歷代住持的典範。
(二)第一任住持永定上人 ( 西元 1877 - 1939 年 )
西元 1898 年 禮義敏上人為剃度恩師,曾擔任 「開元寺監院兼住持」也曾任職於台南市水仙宮與媽祖宮。西元 1908 年 33 歲時擔任超峰寺第一任住持,永定上人的個性是屬於沉默寡言,很少對住眾講經,在講經台上,常只說完四句話:「說不盡、做不完、沒幾樣,一切都是空」,後,就在弘法台上打坐入定。一生未留下任何著書或講經紀錄,是個多做少說,淡薄名判,以身教代替言教的法師。曾在民國 20 年 (1931 年 ) 啟建台灣第一次的水陸法會,傳授在家菩薩戒。
(三)第二任住持開照老和尚 ( 西元 1888 - 1972 年 )
曾遊學南海普陀山、福建泉州承天寺、廈門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開照老和尚以「中興祖庭」為自己的責任,讓超峰寺從戰後一片廢墟中,又再度重現莊嚴巍峨的氣勢,對常住事務任勞任怨,也很重視個人的修持,曾在民國四十八年退居到「飛來岩」閉關三年。
(四)第三任住持開參老和尚 ( 西元 1893 - 1975 年 )
九歲時 (1912 年 ) 閉關在超峰寺北端的 「三合洞」閱讀經藏,從出家後就沒下山去拜訪親友,曾到福建省福國寺求受具足戒,到了五十一歲 (1944 年 ) ,受台南縣白河大仙寺的當家施烏和白河鎮士紳聘請擔任大仙寺住持。開參老和尚每日鋤頭相伴,隱居岩洞,吃菜根裹腹,說法時是看時機隨機發表。他一生曾帶領弟子全島行腳兩次,第一次是七十七歲時,第二次八十三歲時,其精神令人稱揚敬佩!他不貪美味飲食,飯裡或餅乾長滿了螞蟻,他撥一撥、敲一敲也把它吃了,他覺得人若沒有德行,吃什麼都會生病,有德行的話,連石頭吃了也會化掉。
( 五 ) 第四任住持法智老和尚 ( 西元 1933 - 2003 年 )
九歲隨父親賴公蹺翁到白河鎮大仙寺出家。民國三十九年 (1950 年 ) 十七歲時遷住超峰寺,二十五歲與 圓宗和尚前往三藏佛學院與臨濟寺研究院研讀佛法。民國六十六年 (1977 年 ) 由信徒大會推選為住持,積極參與佛教界各項弘法活動。
法智老和尚在行事上承襲義敏上人、永定上人遺風,凡事以身作則,甚至於上山除草、出坡等工作,也都親自帶領服務。法智老和尚熱心社會工作,他認為超峰寺的經濟來源十方,就應回饋社會。舉辦大專生佛學講座、兒童夏令營,成立觀音慈善會、設立觀音佛學圖書館、超峰寺歷史文物室;並號召大崗山派的各寺院,成立 「義永法脈聯誼會」,以承義敏上人與永定上人弘揚佛教正法遺志。
( 六 ) 現任住持天池法師
天池法師因外婆在超峰寺出家的緣故,早在襁褓階段就與超峰寺結下極深的因緣,高中一年級時開始對經典的微言大義產生濃厚的興趣,國立台灣大學碩士學業完成,服完兵役後,在前任住持法智老和尚的座下剃度。由於深深覺得佛法的奧妙,又進入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因為法智恩師圓寂,接下超峰寺住持一職,並於民國 96 年 6 月 9 日正式陞座第五任住持。
大崗山超峰寺是有歷史性的一座寺院,在歷任老和尚辛勤的耕耘下,才有今日的規模,長久以來維持了傳統叢林的道風,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在傳統的根基上,妥善運用現今科技的技術,使傳統良好的理念得以繼續維持,並讓法務推行更順利,饒益更多的眾生,舊有傳統制度延續,配合新科技的融入,讓新舊之間得以取得平衡,並相互增長,是現任住持現在努力的方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