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興宮沿革
南興宮廟宇後方,沿福德祠前灌溉溝渠向北延伸約一.五公里一帶之田哇農作犁耕時常常發現古時代建物石基、磚、瓦等物,本地住民至今仍稱呼此地為「厝地仔」或「庄仔」,由此可窺知舊社庄確曾有過人口稠密之大聚落。
先民為墾地所開鑿之葫蘆墩圳有一分圳流經舊社庄,在其上下游之間築有番仔埤、三分埔汴、平和圳汴、雷公汴、舊社汴、大汴頭等六處水閘,分流引水灌溉頭家厝、三分埔、二分埔、三十張犁及本庄計五庄頭之墾田,依此昔時之舊社庄是六庄頭之墾殖中心。
一百多年之北屯路(中豐公路)是一條通路,為南北之交通要道,松竹路是一條馬路亦是東西向之交通要道,東西南北要道在六庄頭之中心地舊社庄交叉,有其地理上之優越條件,舊社庄逐漸形成為農產物之集散地,大地主、豪農興建倉庫儲藏稻穀、糧商穀物買賣,設廠碾米、運輸等行業隨之發展起來,繁華極盡一時矣。
台灣割讓日本後,西歷一八九五年八月二十五日,日本國派軍南下之舊社庄、頭家厝庄交界處,遭遇到我方抗日義士之猛烈抵抗,發生溝背之役。守護糧倉之壯丁與六庄頭青年之聯合隊伍,據守圳溝南岸士兵陣地(現今之金谷橋附近),經浴血苦戰七晝夜後沿溝底撤離。這一場戰事敵我均有傷亡,舊社庄、頭家厝庄大戶農家住宅,糧倉被日軍放火燒毀,情至為慘烈。其後日本政府敷設鐵路,舊社庄被分割成鐵路東、鐵路西兩半,因鐵路軌道較馬路甚高,導致屬於鐵路東聚落住民之出入及糧倉稻穀、米糧運搬發生極大不便,從此開始沒落,於至一百多年後之現今本地仍是維持農村型態。
台中南興宮位於台中市北屯區舊社里舊社巷四三號。奉祀 天上聖母媽祖,相傳於清朝乾隆十五年間(西元一七五一年)由大陸漳泉地方渡海來台拓荒墾地之先民,恭請湄洲媽祖分靈金尊為守護神,登陸台灣本島西海岸後漸次東移終於集結台中盆地靠靠東一帶之舊社、軍功寮、二外埔、三分埔、三十張犁、頭家厝六庄,則為現今本宮關係區域內三十三里四村,落腳定居後遵奉聖意將 媽祖金尊安座於本吉地舊社庄奠基。
先民入墾初期不時遭受番亂之害,傷亡慘重,待官方驅逐番蟠蜛 於舊社庄,軍功寮庄之亂民於東山後開鑿灌溉溝渠 引水耕田順利,農作收成可期,於是蔗民更加深信 聖母媽祖之庇蔭,信眾與日俱增香火漸漸鼎盛,遂發起組織聖母會置祭田數處以為祭祀之用,惜因管理不善,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徵收轉放殆盡。
本宮慶祝媽祖聖誕由爐主,首事主辨,三年一次之中元普渡祭典由舊社庄頭人主持,餘五庄贊襄,至光緒中葉設管理人專司年中行事,以一年二次向信化緣供為廟務營運經費,此例成為傳統延續至民國七十年間。民國六十六年本宮信眾組織信徒大會,成立第一屆管理委員會,至第三屆廢止管理人及化緣制度,自此慶典及廟務管理營運則由管理委員會主其事。
本宮廟宇自肇健以來經歷四次之整修改建,依據廟史文物之一「清漳福地」木匾所體落款,第一次重建於道光五年(西元一八二五年),第二次修建於同治十一年(西元一八七二年),第三次重建於民國二十四年(西元一九三五年)。
第四次於民國七十三年(西元一九八四年)由修建委員會重建本殿及鐘樓一部份,因基地收回不順利,工程停頓結束會務,至民國八十年用地解決復再由籌建委員會繼續興建鐘鼓樓、金亭、牆圍,民國八十一年底主要建物興建完成,畢行本宮有史以來第一次慶成祈安三獻醮,密況空前。後續工程廟廟埕及欄杆於民國八十五年完成。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召開信徒大會報告修建,籌建兩會之重建工作並將建物交予管理委員會營運,此次重建信眾捐地四二.六五坪,捐款四六、○三六、七九七元,參與修建、籌建之委員一八四人,興建歷時十二載。重建後之廟貌巍峨富麗,堂皇壯觀,神威顯赫。復承 李登輝前總統贈匾「福佑平安」、陳水扁總統贈匾「福佑西方」祝賀,實為本宮之殊榮也。
留言列表